經常帶娃去「3類地方」,孩子抗挫折能力倍增,情商也直線上升

孩子抗挫折能力弱。太鬧心了!

表姐的娃出門,跟小朋友玩,經常因為玩時受了委屈,哭著回家。

表姐一開始認為,小孩子玩游戲,不算大事!

可是,看著別人的娃,都高高興興地玩,只有自己的孩子,接受不了自己輸,才覺得,應該幫孩子調整一下!

表姐的孩子,一直是老人在帶,在家里完全就是寵著,跟爺爺一起下棋,孩子可以隨意玩,孩子贏了就開心,輸了就鬧脾氣。

不能接受輸,在家里全家人都哄著,寵著,慣著孩子,看著孩子開心,老人就高興!

跟小孩子一起玩的時候,沒有人讓著他,肯定就會有輸的時候,才會出現經常哭著回家的情況。

跟同事聊天時發現,好幾位同事的孩子,也有類似的情況,在家里就沒感受過,自己輸了,就什麼樣的結局。

跟同年齡的孩子一起玩時,就不能接受輸,甚至回家鬧情緒,時常發生。

表姐特別擔心,孩子成長過程中,不能接受有輸有贏,以后如何面對,工作過程中的失意和過失。

其實,只有在休息時,帶孩子多去3種場合,就能讓孩子提升這方面的能力。

經常帶娃去3類地方,孩子抗挫折能力倍增,情商也直線上升

兒童發展心理學認為,環境可以培養孩子面對失敗的能力,也可以提升面對挫折的內在力量。

第一種,創造孩子為別人付出的環境。

比如說,圖書館里的義務小小管理員,當孩子做過管理員,就可以體會到,把看過的書,放回原處,可以節省工作人員的時間,還能讓更多的小朋友,可以及時看到書。

給孩子創造一些,為大家服務的機會,就能體會到對方的心情,就可以養成,為別人著想的習慣,同時,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價值。

在學校里,也會有這樣的機會,做科代表,需要收發同學的作業本,就可以體會到,需要幫助大家時,心情完全不一樣,讓孩子體會到,為別人付出的喜悅,可以讓生命變得更加精彩!

在為別人服務時,可以 讓孩子內心變強大,遇到各種困難時,需要積極面對,經歷的事情越多,孩子成長得越快!

第二種,積極參與到集體運動中。

當孩子能體會到,一個人的力量有限,只有,在集體中,才能真正強大,就可以提升情商,讓人生也變得更好。

鄰居家的晨晨小時候,只有自己贏的時候才開心。

上國小后,運動會需要一個班級有十名同學,參與集體跳繩活動。

十名同學的跳繩水平,有高有低,在練習時,大家都積極參與,晨晨跳得不好時,不敢跳時,同學們都會鼓勵他,還分享自己,練繩時的方法,站在哪個位置方便,從哪個角度走,速度快!

在同學的共同努力下,大家不僅跳繩的水平進步了,更重要的是,都明白,自己的力量有限,只有大家一起齊心合力,互相扶持,才能成就更大的事。

從那之后,晨晨主動幫同學講題,遇到同學有困難時,也積極幫助,心態完全改變了。在集體的運動中,可以提升孩子的心境,也能從經歷的事情中,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歡喜!

改變了心態后,明白互相幫助,才能成為更優秀的人,孩子情商提升了,受到打擊和失敗時,也能從容面對,淡定思考解決方法!

第三種,幫助他人的社會公益中。

老同學的孩子小星,四歲多的時候,也是只能自己贏,受不得任何委屈。後來小星的家長,開始帶著孩子一起,參與到公益活動中。

當小星看到,有的小朋友連好看的作業本,都沒有!甚至連鉛筆,都用到非常短,也不舍得扔掉!小星也積極準備禮物,送給那些小朋友。

心理學認為,當孩子提升了利他之心,就會改掉自私的習慣。

只能自己贏,只是自私的一種表現形式,只可以自己好,不能讓別人好,也是自私。在孩子內心熱愛他人的力量,得到鼓勵,就會用好習慣代替了壞習慣,當孩子主動從利益別人的角度思考,就不在意自己是不是輸了!

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

用戶評論

2023/6/1 2:45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