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常被大人「抱著的孩子」和經常「自己躺著」的孩子,長大后差距很大

前兩天去閨蜜家串門,她家的孩子剛滿三個月,剛一進門就看見她一邊抱著孩子一邊擦窗台。

這時,她的婆婆走了出來,對她說道:「你天天把孩子抱在懷里,好好的孩子都被你抱成了‘尖屁股’,以后就愿意讓大人抱著,根本不愿意自己躺著。」

閨蜜沒有反駁,但是也沒有把孩子放下。婆婆走了之后,她小聲問我:「也不知道婆婆說得對不對?都說小孩骨骼還沒有發育好, 總抱著會不會影響健康?到底是應該多抱著,還是應該讓孩子自己躺著?

該抱孩子,還是該讓孩子自己躺著?

孩子是家長的「心頭肉」,家長每天都會把孩子照顧得很好,不管是喂奶還是哄睡覺,都需要把孩子抱在懷里。

雖然抱著孩子很累,但是抱著孩子的感覺很幸福, 就像是一種「甜蜜的負擔」,慢慢就會變得特別喜歡抱著孩子,即使再累也愿意。

不過有一些人說,不能經常抱孩子,不然會給孩子養成非常不好的習慣,整天都會讓大人抱著,而且孩子的肌肉和骨骼都沒有發育成熟,經常抱著會影響孩子發育, 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正確。

首先,媽媽就算很喜歡抱孩子,但是也不會給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,因為新生兒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,大概會睡20個小時左右,在這期間, 寶媽不可能一直抱著孩子吧,所以抱孩子的時間并不是特別長。

其次,孩子雖然沒有發育成熟, 但也沒有那麼脆弱,并不會因為寶媽經常抱而影響發育,但是寶媽在抱孩子的時候,一定要使用正確的姿勢,如果姿勢不當的話,可能會影響孩子健康。

經常被媽媽抱和經常自己躺在床上的孩子,體質會有很大差距

媽媽經常抱孩子,不但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,反而對孩子的發育有很多的好處,可以使孩子的體質變得更好,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。

1、骨骼和肌肉發育得更好

孩子剛出生時,并沒有太大的力氣,抬頭、翻身、坐著等都需要慢慢學習,幾乎沒有運動能力,如果媽媽經常把孩子抱起來, 孩子可以活動活動筋骨,可以鍛煉背部肌肉,而且孩子的骨骼也會發育得更好。

2、視力更棒

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,只能看到15cm以內的東西,而且是黑白的,到了2個月之后才可以辨認色彩,7個月的時候能夠注視遠處的物體。媽媽經常抱著孩子,孩子的視野會變得更加開闊, 而總是自己躺在床上的孩子只能夠看到天花板。經常被媽媽抱的孩子會更活躍,視力也會發育得更好。

3、更有安全感

每一個孩子都會缺乏安全感,而孩子獲得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就是自己的媽媽。當孩子到了3個月左右的時候,就可以記住媽媽的一些特征,如果媽媽經常把孩子抱在懷里,孩子會特別有安全感, 這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很有好處,可以讓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。

寶媽抱孩子時,要注意以下幾點

1、孩子如果還不會抬頭,不要豎著抱

孩子完全學會抬頭需要3個月的時間,在這之前,寶媽抱孩子時不可以豎著抱,一定要橫著抱,并且要托住孩子的腰部和頸椎, 否則可能會傷害孩子的頸椎。橫著抱雖然有點累,但是可以把孩子保護好,不會導致孩子受到傷害。

2、孩子剛喝完奶,要豎著抱

如果孩子剛喝完奶,寶媽要豎著抱孩子,這是因為孩子在喝奶時,容易咽進去空氣, 需要拍嗝,寶媽可以讓孩子的頭靠在自己的肩膀上,用一只手輕輕給孩子拍嗝。如果橫著抱的話, 孩子很容易吐奶,而且還容易被嗆到,很危險。

3、寶媽哄孩子入睡時,不要用力搖晃

寶媽在哄孩子睡覺時,可以把孩子抱在懷里,但是不可以用力搖晃,這是因為孩子如果受到了劇烈搖晃, 腦部很容易受到損傷,出現「嬰兒搖晃綜合征」,會影響大腦發育。所以寶媽可以輕輕搖晃,動作幅度不要太大,以免傷害孩子。

最后我想說,媽媽可以經常抱著孩子,對孩子來說有非常多的好處,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好的體質,但是寶媽要注意抱孩子的姿勢,抱孩子時不可以用力搖晃。

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

用戶評論

2023/6/10 2:12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