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常做的3件事,正悄悄讓孩子變成「軟柿子」,卻抱怨孩子太懦弱

同事的女兒琳琳最近出現了一些小問題,向來還挺乖巧的孩子,突然不愿意上幼兒園了。每天早上總是習慣性拖延時間,磨磨蹭蹭,逼得急了,干脆就哇地一聲哭了,這下更來不及了。

同事盤問了好久也問不出原因,后來還是從女兒的同學那找到了答案:

原來,琳琳因為跑步慢被嘲笑像企鵝,還因此被取了綽號。班里的幾位小男生,還會專門圍著她,叫她小胖子,琳琳很不喜歡,眼看著阻止不了,就開始抗拒上幼兒園。

幼兒園里是一個小小的社會,孩子每天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。有時候我們覺得是孩子不懂事,卻不知道,孩子的異常行為背后總是藏著一個原因,只有找到原因了,孩子的心結才能解開。

而太能藏事、總被欺負的孩子,歸根結底是缺少力量、缺乏安全感,對父母不夠信任,不相信爸爸媽媽能幫到自己,遇到事了也不愿意和父母說。

以下三種行為,很多爸爸媽媽以為是在鍛煉孩子;卻悄悄地讓孩子變成了「軟柿子」,遇到事了也不會求助大人,只會把委屈往肚里咽。家長一定要早些醒悟!

01很少表揚孩子,對孩子要求太嚴格

孩子樂顛顛地拿著畫好的畫給你看,你卻總是挑他的毛病:圈圈畫的不圓,顏色涂的不對……

被老師表揚了,孩子開開心心地和你分享,你卻告訴他,還可以做得更好,沒什麼可以驕傲的。

有了父母在背后做支撐,孩子才會永遠有底氣!而一旦缺少了父母的認同,孩子就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,自我認知就會逐漸崩塌,認為自己真的不如別的孩子。

幼兒園里經常會有這樣的孩子,有了問題也不敢和爸爸媽媽說,因為他們害怕爸爸媽媽會責怪他,所以于是寧愿忍著,久而久之就成了最容易被欺負的「受氣包」。

02總把孩子推出去,太早要孩子學獨立

為了讓孩子學爬,把奶瓶扔得遠遠的,讓孩子邊哭邊使勁地爬去抓;

為了讓孩子學游泳,給孩子穿上救身衣,把孩子狠心扔進水里不管不顧;

為了讓孩子獨立睡覺,把孩子關在黑暗的房間任由他哭。

孩子成長更需要愛和陪伴,太過于強調孩子要獨立,把孩子早早地強行推出去,容易讓孩子自卑、孤僻,覺得爸爸媽媽不夠愛自己。

這樣的孩子,也更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,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和懂事,一味忍讓和原諒,甚至失去了原則。

03只說教,沒有教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

我們常說,孩子是在磕磕碰碰中長大的,也就是說,孩子是在遇到問題——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變得越來越強大。

而提前教孩子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,可以更大程度地讓孩子遇事不慌亂,少經歷一些試錯,少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傷害。

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

用戶評論

2023/6/10 1:07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