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時同寢的老三,最近天天都失眠,一直都想不明白,上了國一之后,女兒成績只有70多分,孩子在學習方面很用功,也很著急,放學了也不放松,一直在做題,想多刷題來提升成績。
可是,效果真的一言難盡啊!怎麼都想不通,女兒上國小時成績一直保持在第一第二,剛上國中時,成績也勉強能進前十名,為什麼會成績下降如此多?看著孩子那麼努力,當媽的太心疼!
為了幫女兒提高成績,托關系找到在重點學校有豐富教學經驗的特級老師,希望幫助女兒找到退步的原因。
特級老師介紹,在國小時成績好,到了國中退步嚴重的學生,都是在國小階段,家長只看重分數,卻沒有幫孩子養成正確的思維習慣,高效的學習方法,才會拉開了差距。
她還是沒明白,難道女兒國小時的成績全是假的?老師分析說,帶著國小思維,到了國中之后,就會出現成績落后的情況,國小的成績其實水分極大,國小時分數高的學生,不一定到了國中和高中時,可以成為尖子生。
她家孩子國小階段,上課認真記筆記,寫作業時有難題,經常花大量時間,也解不出來,不會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解決問題,學校效率不高。上了國中后,還在用國小時的學習習慣,看起來很努力,卻無法提高成績。
據老師介紹,國小時成績好,到了國中就成了中等生,就普遍現象。根據多年教學,她發現,有30%的學生國一時成績直線下降,有50%的孩子,沒掌握正確的思維和學習方法,初二直接走下坡路。
具體是什麼原因,讓國小時的優等生,國中時成績徘徊在及格水平呢?
有以下三點。
①學習內容少,難度小,分數水分大。
在國小階段,只有數學和語文、英語成績是完全閉卷的考試,道法、科學等學科的考試內容,早就發到了學生手里,只要學習態度端正,完成老師給的提綱,都能考出好成績。
數學和語文的考試難度也不高,數學少了步驟,也不會扣分,語文只要作文不出大問題,也不會扣分,評分的標準不嚴格,英語批卷要求低,分數的水分大,難看到學生真正的水平和能力。
②缺少拓展類的培養。
國小時的考試內容,比較重視基礎類的知識點。
語文考試的內容,主要是背誦原文,基礎生字,作文只要字數達到標準,與主題有關系,都會得到高數。家長只看到孩子成績好,分數高,卻沒有幫孩子進行拓展類的培養,缺少學習能力的訓練,才能導致上國中后,分數低成績不好的結果。
③只重視分數,忽視思維能力的訓練。
看到孩子分數高,就覺得不用管了。沒有進行過思維能力的訓練,才讓孩子能力落后。只不到,到了國中才能被發現。
國小時孩子的成績,家長看得緊催著多刷題,就能出成績。上了國中后,家長看不懂作業,孩子也開始進入青春期,從身體和內心,都會影響波動,在學習方面也容易產生煩躁的情緒。
用什麼高招,能讓孩子上了國中,還能保護成績好呢?老師篤定地回答: 上國小時,父母一定要狠抓一件事,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。
01
與教材中的知識結合,提升思維能力
大家都知道,在教材內容基礎上,讓孩子得到提升,才有能力解決高分值的附加數學題,一味讓孩子刷題,孩子覺得枯燥,容易失去興趣。讓孩子在游戲過程中,思維能力得到拓展,養成從不同角度,來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。
02
用有趣的形式,提升孩子的興趣
通過好玩的故事,引導孩子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,如同破案一樣有趣, 孩子在思考答案時,需要不斷調整思路,提升了思維的能力。
當孩子在玩書中的闖關游戲時,通過一個貼近生活的故事,讓孩子能體會到故事中人物的難處,跟著人物一起想辦法,想不出來時,可以通過故事后面的:思維點撥引導孩子來想答案,提升了思維能力。
看出來不一樣了吧!不是直接給出答案,而是帶著孩子一起思考,才能讓孩子不斷根據線索,想出來解決的辦法,會讓孩子提升滿足感,覺得自己好厲害,這麼難的問題,都可以解決,也吸引著他,了解更多的內容,保持持續學習的樂趣。
03
全面提升思維能力
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,鍛煉了專注力、觀察力、分析力、想象力、應變力、推理力、運算能力和動手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