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智商的孩子,通常會有3個壞毛病,家長別糾正過度

美國兒科學會曾經聯合數所世界知名高校,對寶寶的大腦發育過程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研究。研究表明,寶寶從一出生開始,大腦就處于一種「 待開發」的狀態, 寶寶大腦發育的過程,就是大腦不斷得到開發的過程。

在大腦開發的過程中,孩子的 記憶、推理、理解、想象力、人際交往等能力會不斷得到形成和鍛煉,他們將這些能力統稱為「 腦力」。換句話來說,孩子能不能在今后的成長中趕超別人,獲得一席之地。就在于能不能形成較高的「腦力」。

可到底什麼樣的孩子,才算得上腦力超常的孩子呢?

美國兒科學會:孩子身上有這三個壞毛病,說明腦力超常,父母別瞎干涉

1)「拆家狂魔」:父母眼中的搗蛋鬼,科研中的小天才

典型代表:曹源

在2018年的Nature年度十大人物的頒獎典禮上,一位年僅22歲的中國人可以說是出盡了風頭。這位95后的天才少年, 在世界權威科學雜志《Nature》中發表的兩篇一作,更是開啟了物理學的一個全新領域。在Nature年度十大人物中也是排名榜首。

「天才」也一度成為人們最適合形容曹源的形容詞。有趣的是,天才曹源在父母眼中一度是一個讓人頭疼的「問題少年」。

曹源從小就喜歡鼓搗東西,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,直到現在他的桌面都是亂糟糟的一團。而在曹源小時候,這種「搗亂天分」就已經凸顯出來。

曹源像是現實版的「拆家達人」,他無數次將家中的東西拆開然后拼回去。甚至有一次因為化學實驗要用到「硝酸銀」,曹源突發奇想,竟然「大膽」地將媽媽的銀手鐲偷來,制作出了硝酸銀。

2)好奇心強、愛模仿、調皮大王

典型代表:撒貝寧

本科碩士雙保送,研一就被推薦到央視主持《今日說法》節目,等到研究生畢業時, 又同時收到了央視和最高檢的工作邀請。毫無疑問,撒貝寧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。

但你不知道的是,小時候的撒貝寧,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調皮大王。用撒貝寧父母的話說就是, 能把撒貝寧養這麼大,本身就是一個奇跡。

撒貝寧似乎從小就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:窨井里面有什麼?為什麼枇杷長在樹上? 在好奇心的推動下,撒貝寧甚至還會用手摸過高壓電

一次,小撒貝寧提出要和妹妹排練一場晚會。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, 撒貝寧和妹妹模仿著電視上的人物表演,輪番表演了唱歌、舞蹈、相聲、小品等14個節目。

不得不說,撒貝寧是幸運的,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, 撒貝寧的好奇心強、愛模仿的天性被最大的釋放,最終為成功打下了基礎。

3)固執己見的「倔孩子」

典型代表:比爾蓋茨

對一些父母來說,最頭疼的就是遇到那些固執己見,聽不進話的孩子。可在比爾蓋茨的父母眼中, 孩子的固執反而是孩子與生俱來的「天賦」

比爾蓋茨從小就是這樣一個「倔孩子」。一次小比爾蓋茨穿著一雙嶄新的高筒鞋參加學校組織的80公里的徒步行軍。這一路上的爬山和穿越森林讓比爾蓋茨吃盡了苦頭。可從一開始就決定要堅持走下去的小比爾蓋茨,直到最后雙腳潰爛才停下來。

這種「主見」一直伴隨比爾蓋茨到了大學階段。在他大學期間逐漸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之后,他做出了讓無數人驚訝的決定, 從哈佛大學退學,全身心地投入到程序開發工作,最終創建了影響世界的微軟公司。

0~6歲是寶寶腦力開發的敏感期,找到正確的開發方法很重要

1)0~3歲的腦發育時期

研究表明,0~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。在這個階段,寶寶的大腦質量會從出生時的390克成長到1000克,整整變化了2~3倍。

大腦質量的變化也暗示著寶寶腦發育敏感期的到來,寶媽要學會利用0~3歲的發育敏感期,助力寶寶擁有更高的腦力。

2)3~6歲的腦發育時期

當寶寶進入3歲時,會達到大腦發育的又一個小高峰期。但這個高峰期和前一段不同,寶寶會更著重于 大腦質量的發育,腦力差距也會因此產生。

那到底什麼才是衡量大腦質量發育「合不合格」的標準呢? 答案就是專注力

3~6歲的寶寶已經能夠簡單的分辨周圍的事物,但因為專注力沒有形成,他們很容易「眼花繚亂」。 雖然看得多了,但看到的東西只是簡單地從孩子的大腦中滑過去,沒有留下絲毫的印象,孩子大腦自然得不到充分的發育。

也就是說, 孩子專注于一件事情的時間越長,大腦開發程度和腦力自然也就會越高。作為父母,一定要做好孩子專注力的培養,最好的做法就是做一些專注力的訓練。

寶寶的成長過程充滿了「秘密」,有時候父母眼中的「調皮」其實很可能是寶寶發育的關鍵,與其打擾,父母最好的就是陪伴。在更加科學化的今天,養出最棒的聰明寶寶。

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

用戶評論

2023/6/1 3:37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