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愛的兩個人從愛河步入婚姻,就像組建一個新的公司那樣,需要有分工,有協作,這樣才能保證小家庭的運轉。
一般會有兩種運轉模式:一種就是男主外女主內,以及與之相對的男主內女主外。
大多數的中國家庭,會選擇第一種,也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。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種模式。
婚姻不幸福,最為常見的情況,就是女人淪為家庭中的救火員,忙完家務,忙孩子;忙完老公,忙老人。
辛勤的女人,牢騷滿腹,而男人則是麻木和厭煩,家庭籠罩著一層陰雲。
女人會抱怨:我整天忙裡忙外,服侍完小的,服侍老的,為什麼男人連一句感激的話,都沒有呢?依然每天不是加班,
就是在外面應酬,很晚才回家。
究竟是怎樣的原因,造成了現在這樣的局面呢?
雖然男女分工各有不同,男主外,女主內,但如果女人無論是換燈泡,修馬桶,還是裝純淨水,都是一個人獨立完成,
根本就不需要男人的參與。
那麼對於男人來說,他就會想:你把我的活都搶著幹完了,我都無事可做了,那我還待在家裡幹什麼呢?
還不如在外面,遲點再回來。
男人是需要被信任,被接納,被崇拜,被欣賞的,他在你這裡找不到存在感,勢必會去別的地方找尋。
他們可能去加班,可能去應酬,也可能會在別的女人那裡找存在感。
一個男人對家庭的珍惜度,其實是與他在家庭中的參與度成正比的,他的參與度越高,
他就越珍惜來之不易的婚姻和家庭。
有的女人會說,他總是幹不好,每次都還要我來返工,我說他,他還不服氣,久而久之,再怎麼喊他,都喊不動了。
這讓我想起了學員小娟的案例。婚前,男友每次去她家,都非常的殷勤,不是搶著收拾碗筷,就是搶著掃地拖地。
勤勤懇懇,樂此不疲。
婚後,當男友變成老公的時候,他就逐漸開始不樂意做家務了,甚至有的時候會躲著做家務的小娟。
我問小娟:「你有沒有喊過他做事情呢?」「喊過啊,怎麼沒喊過呢,但他就是不搭理。」她委屈地說道。
「那麼你是怎樣喊的呢?」我繼續問。「就很直接啊,你過來拖一下地,或是洗個衣服,他做的不好,
我也會當面說他。」
首先,男人之前之所以願意幹活,那是因為他可以借此獲得你的歡心,這種動力促使他主動的去做。
婚後,你們的關係從追求和被追求的這種不平等關係,逐漸轉變成了一種平等的關係。那麼你直接喊他幹活,
就變成了對他的命令。
再加上,如果做的不好,女人毫不留情的批評,會讓男人產生這樣的一種心理:既然我做了,你也會不滿意,
還會一個勁地說我,那麼我索性就不做了。
那麼問題來了,如何讓男人心甘情願的幹活呢?
一,變冷冰冰的命令為溫柔的求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