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不少女人的觀念裡還存在著,嫁給了這個男人就是男人家的人了這樣的思想,
於是在婆家就真的把自己當成了女主人,事事都要過問,操心這個又操心那個。可是要知道很多時候你做得越多,
錯得也就越多,你做得多未必就能有人說你好。
兒媳的出發點是善意的,只不過她忽略了一個真相——婆媳關係是相互的。 兒媳願意把婆婆當親媽,
也要婆婆願意把兒媳當女兒,婆媳關係才能進入良性迴圈狀態。
我有一個朋友叫葉子,她在婚後就遇上了這樣的尷尬,捫心自問她是真心把婆婆當親媽一樣去對待的,事與願違,
關係沒能更融洽反而更疏遠了。
事情的原委大致是這樣的:
葉子和老公完婚後,正值婆婆老家的冬季。
葉子覺得農村的冬天太冷了,就想把公婆接到城裡過冬,一來想和公婆處好關係,二來讓公婆住樓房享享清福。
老公把葉子的話向父母轉達之後,婆婆要留在老家看房子,公公沒幾天就過來住了。
葉子想,婆婆一個人多孤單啊,公公走了以後她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。
一個週末,葉子執意讓老公把婆婆也接過來一起住,婆婆最後雖然來了,明顯表示出不情不願。
婚後半年,婆婆查出乳腺癌,全家人都亂了。
葉子動用身邊所有可利用的醫療資源,多家醫院專家給出的意見都是保守治療,患者年齡比較大,
不建議手術和放化療。
葉子把她得到的消息告訴老公及公婆,婆婆家卻一致認為應該手術並放化療。
葉子說得口水都幹了,還是沒能改變他們的想法。
老公還氣憤地對她說,"你不就是怕花錢嗎?"葉子愣住了,她從來沒有想過錢的問題,如果得病的是她的母親,
她也會選擇保守治療。
因為這件事,葉子和婆婆一家人鬧得十分不愉快。葉子想,"我把婆婆當親媽,錯了嗎?"
02
你把婆婆當親媽,你婆婆同意了嗎?
愛情專家塗磊老師說,"不要把兒媳當親生女兒,也不要把婆婆當成親媽;保持一碗湯的距離,
做一個有分寸的婆婆和一個有分寸的兒媳;這樣你們就都快樂了。"
葉子的問題在於,她"強迫"自己把婆婆當親媽那樣去對待,卻忘記問"親媽"的意見了,"親媽"同意把她當"女兒"了嗎?
兒媳雖然叫婆婆一聲"媽",但是這種母女關係是由一個男人聯繫起來的,婆媳本身並沒有母女般的親近關係,
畢竟沒有十月懷胎,分娩之苦。"媽"只是對長輩的一個稱呼,不是真正的"媽"所代表的含意。
那些相處融洽的婆媳,並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親密,而是一點一滴、日積月累相處的結果。
婆媳都能保持比較好的界限感,在各自的角色內盡自己的責任與義務,井水不犯河水,相敬如賓。
這才是最好的婆媳關係。
還有一點,你把婆婆當親媽,她兒子同意了嗎?
作為兒媳,有時要把自己當成"外人",但凡是涉及婆婆家的事情,你的想法只是建議,至於對方採納與否,
主動權不在你手裡。倘若強行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對方身上,只會讓所有人都不開心,這又何必呢。
雖然兒媳說著把婆婆當親媽,可在實際相處中,兒媳對親媽與對婆婆的態度、情緒、狀態、心態也會完全不同。
做不到的事,就不要委屈自己,為難別人了。
婆家的事情,做主的自有公婆,退一步講還有老公,自己是做兒媳婦的,婆家的家事提提想法就夠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