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在世,每個人不同的境遇,造就了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有的人是大器晚成,到了中年,生活還沒有起色,但往往就是在這時候扭轉乾坤,命運翻盤!
有些人少年成名,最後泯然眾人,有些人前半生籍籍無名,卻老來得志,大器晚成。
那麼,哪些人會是大器晚成,老來逆襲之人呢?
隱忍堅韌:把磨礪轉化為智慧
年輕時讀三國,喜歡霸氣的曹操。但有了一定的閱歷之後,卻越來越佩服劉備。
一代梟雄,在亂世之中白手起家,早年奮鬥過程中也是四處碰壁,顛沛流離,甚至被稱為「織席販履之輩」,
連一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,長期寄人籬下。
然而,就算一直在夾縫中生存,遭遇千萬磨難、挫折,劉備也從未改過青雲之志,最後終於逆風翻盤,崛起稱帝,
並差點完成統一大業。
相比那些一次失敗就匆匆撤退的人,劉備的隱忍、堅韌,不是懦弱,而是一種過人的本領。
《周易》有雲:「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。」真正大智慧的人,低調不張揚,隱忍蟄伏,等待時機行事。
人生在世,想要成就一番事業,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。
奮鬥的路上,總會經歷無數次的失敗,唯有堅韌不拔、臥薪嚐膽、自強不息的人,才能把磨礪轉化為智慧,
把失敗轉化為力量,也才能堅持到最後,並取得成功。
堅持自律:找到合適的位置,厚積薄發
被稱為「70億影帝」的黃渤,在遇到電影之前,是毫無名氣的「草根」。唱過歌廳、伴過舞,甚至回家鄉做過生意,
但都不太順利。
在最低谷的時候,黃渤遇到了電影,並以26歲「高齡」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。
相貌平平,沒有背景,如何在娛樂圈立足?黃渤的答案是:拼了命地演好每一場戲,哪怕為了一場戲把自己跑到脫水,
哪怕一個鏡頭反復拍130多遍。
早年生活的磨礪,到演戲時卻成了他才華的一部分,唱歌、跳舞、主持,無所不能,塑造了無數螢幕經典。
《菜根譚》裡有這麼一句話:伏久者飛必高,開先者謝獨早。
成事不在早晚,貴在持之以恆,貴在奮鬥過程中知識經驗的累積。正所謂厚積薄發,
一個人在人生前期積累的能量越多,在關鍵時刻迸發的能量就越強。
懂得韜光養晦的人,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,充分發揮才能。
日本「經營之聖」稻盛和夫說: 「癡迷於工作,熱衷於工作,並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,這種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,
會給我們帶來豐碩的成果。」
人生猶如一場長跑比賽,一時的領先不能證明什麼,笑到最後才是最終的贏家。人生中每一段經歷都是寶貴的財富,
懂得在經歷中汲取養分,就能不斷成長。
誠信大度:心胸有多大,事業就有多遠
前段時間看了一部電視劇,兩家同一領域的頭部企業,因為競爭關係,其中一方為了掌握先機,頻頻在背地裡耍陰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