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這一生雖然不一定都要活得循規蹈矩,但萬事萬物如果想長久持續下去,就該有一定的秩序。
人其實也該有一定的秩序,即人在什麼年紀,就該做什麼樣的事。在該求學的年紀,
最好不要年紀輕輕就選擇闖蕩社會;在該留在社會上奮鬥的年紀,更不該早早退休,選擇安逸的生活。
當然,人各有志,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權利。只要你無愧於心,只要你沒有讓其他人為你負重前行,
你的人生你便可以盡情翻騰。
畢竟,年輕就是資本,年輕,就有無限的可能。
然而,當你到了四十歲,有些過來人的人生建議,我勸你最好還是聽一聽。

01
注重養生,管理好自己的情緒,定期體檢,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。
人過了四十歲以後,你會發現人體機能明顯大不如從前了,四十歲之前,偶爾熬個夜,第二天睡一覺就能補回來。
而四十歲以後,熬了一夜,感覺要好幾天才能調整回來。
朋友圈一個四十歲加的大姐曬了一堆藥片,用開玩笑的口吻說,醫生都說了,潰瘍好得慢了,
是因為上了年紀自愈能力都下降了。
她雖然帶著玩笑的口吻,可這就是現實。你可以始終保持一顆年輕有活力的心,可你的身體卻沒那麼聽話,
到了一定的年紀,該退化的就會退化,甚至你稍不注意,它還會說罷工就罷工。
所以,四十歲以後,請格外關注你的身體狀況,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狀態。同時也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,
別小看了情緒,大悲大喜都很傷身。
最好做到定期體檢,不要覺得沒必要,也不要怕麻煩,體檢這件事有百利而無一害。有多少人就是因為忽視小病,
硬生生拖成了大病。而又有多少人,只要早些日子,可能就還會有生存的希望。
還有人節儉慣了,捨不得那兩個體檢的錢,殊不知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,等不得不去體檢的時候,
你花費的錢可能就是無底洞了。
疾病面前,錢財就如廢紙一樣不值錢,記住了,健康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本錢。

02
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,盡可能地多陪陪親人和愛人。
二十歲的時候,我們或許渴望的是轟轟烈烈,三十歲的時候,我們或許還在苦苦追求所謂的自由,可到了四十歲,
我們最該明白的是,對家人和愛人,盡可能地多一些陪伴吧。
人到了四十歲,差不多也到了一一送別的年紀了。父母長輩會一個個相繼而去,孩子也會慢慢有了自己的生活和圈子,
直至他們還會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。
人生其實就是一個輪回,由需要人照顧的小嬰兒變成喪失自理能力的老人,從孤身一人來到這個世界上,
到迎來很多親人,結識很多朋友,再到一一送別這些人,回歸最初一個人的狀態。
所以,趁父母還健在,抽空回家多陪父母散散步聊聊天吧。趁孩子還沒有走遠,多給孩子做兩頓飯吧。
趁愛的人還陪在身邊,放下手機,像剛在一起時那樣,窩進沙發,靠在愛人肩上,一起看一部好看的電影吧。
歲月不可回頭,別等到那個人不在了,你才想起你們還要很多很多事還沒來得及做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