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暑期的天氣異常悶熱,我們家樓下的老阿姨中午送孫子去補習,回來時暈倒在樓下,
被我和一位鄰居發現後送往醫院,到醫院檢查是中暑,她清醒之後,我們想要打電話通知她的家人,她一面阻止我們,
一面掙扎起身著要回家給兒子和媳婦做飯,說是怕做飯遲了兒媳婦不待見她。我和身邊的鄰居面面相覷,
不知該怎麼勸她。
阿姨年輕時有一份體面的工作,她早年喪偶,既當爹又當媽將兒子撫養成人,兒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,
她拿出所有的積蓄,又將老家的房子賣了籌錢給兒子買車買房,之後她就只能和兒子住在一起。
兒子沒結婚之前,她的日子倒還過得去,可是兒子結婚以後,儘管她包攬了大部分的家務,
兒媳婦對她還是橫挑鼻子豎挑眼,目的就是把她逼出他們的小家,可是沒了老家的房子,她能上哪去呢?
為了兒子,阿姨不得不忍受著兒媳婦的刁難繼續委屈著過日子,每月的退休金都拿來補貼兒子的生活,即使如此,
兒媳婦依然對她不冷不熱,時間久了,很多情緒悶在心裡,阿姨覺得自己的身體也每況日下,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,
餘生也變成了得過且過的將就。
像李阿姨這樣對兒子傾盡所有,卻晚景淒涼的老年人比比皆是,那麼作為父母該怎樣為自己謀劃好晚年生活,
究竟要不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呢?
01人到晚年,必須要有自己的住處
這裡的住處,說的就是房子。中國人對於房子的執念,是根深蒂固的。很多年輕人在城市裡打拼多年,
就是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,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,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。但是隨著近年來房價的一路飆升,
一套房子往往會榨幹老人的錢袋子。
很多老年人為了給兒女買房,不惜賣掉老家的房子,甚至自己背負貸款,在本該享受退休生活的年紀裡繼續幹活賺錢,
替兒女們分擔一些經濟壓力。
那些傾其所有為兒女付出的老人們可能永遠也想不到,當他們的餘熱被耗盡,沒有辦法再為兒女們出錢出力的時候,
他們勢必會變成兒女的負擔。
驟然承擔生活重擔的年輕人有時候會無暇顧及老人的情緒,甚至會把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帶來的情緒發洩到老人身上,
這個時候,兩代人共處一室往往是很尷尬的。
如果這個時候,老人還有一套自己的房子,不管是城中的老破小,還是老家的房子,
都能給老人提供一個清淨的養老之地。說句不好聽的話,真的一走了之了,他們總有個容身之處,不至於露宿街頭。
而倘若他們連自己的房子都沒了,那麼很可能面臨無家可歸的地步,不得不繼續和兒女們生活在一起,
委屈著過完餘生,那他們的晚年生活必定會很淒慘。
對於年輕人來說,房子在他們眼裡只是一個住的地方。而對於老年人來說,房子是他們養老的根本。
人到晚年,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,就顯得尤為重要了。所以,奉勸那些傾盡所有為兒女買房的老年人,
一定要三思而後行,不到等到晚景淒涼才來後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