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德說:「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,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,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和蓬勃。」
在世上要好好珍惜偶很多人,他們喜歡獨處,人們稱呼他們為「不合群」的人。
我一直覺得「不合群」不是一個貶義詞。相反,一個人不合群,說明他很優秀。
不要小看那些不合群的人,他們看似不合群,往往具備很大的能力。合群不等於人緣,也不等於人脈。
不合群沒什麼不好,真正有所成就的人,都在用不合群的時間重塑自我。不合群的人,都有這三種能力,
一生很會有福氣
獨處,敢於不合群,是一種選擇,也是一種能力。不合群的人,往往有以下三種能力,可別小瞧了。
自我認知的能力。
叔本華說:「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,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。」
不是所有的聚會都值得參加,無意義的聚會和酒局只會不斷消耗你的精力。與其為了合群而社交,
不如面對真實的自己當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。
大多數人只是通過存在感去獲取別人對外在的自我的認同,卻忽視了精神上的自我。那些「不合群」的人習慣獨處,
則更能正確面對真實的自己,瞭解真實的自己。
獨處,是一種反思自己、認識世界的方法。不合群的人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他們不會從眾,也不會人云亦云,
腦子裡能保持獨立的思想能力。
強大的抗壓能力。
不合群的人,敢於和自己對話,他們往往精神比較獨立,有獨特的思想,也有較強的處事能力。
不合群的人習慣了一個人思考,一個人行動,遇事就自己扛。久而久之,內心慢慢地強大起來,能做到遇事不慌,
做事不燥。他們不用向身邊的人矯情,自己的事自己做主。
如果連思想和人格都不能夠獨立,又怎麼去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。真正的強大是自身的強大,
真的不在於你圈子有多大,朋友有多多。請你不要小看那些不太合群的人,沒兩把刷子,誰敢做一隻孤狼。
自我提升的能力。
小時候的我們確實覺得不合群真的很丟人,長大成人,上班賺錢,初入職場的我們也會面臨各種「要不要合群」的困惑。
其實我們困惑的不應該是要不要合群,如何合群,而是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,應該是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。
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,低品質的社交,不如高品質的獨處。與其在一群人當中浪費時間精力,
去做一些無用的社交,倒不如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。
不合群的人,會在獨處的時光中做事越專注和堅定,不斷讓自己變得優秀而強大。
因為他們不需要浪費大量時間在無效的社交上,他們會珍惜時間來學習,提升自我。
小編寄語:做自己就好,不必勉強自己合群。
世界太紛擾喧囂,獨處也可以是一種美的享受,一種清歡。一個人能按照自己喜歡的節奏生活就是最好的。
合不合群沒關係,也不重要。
最涼不過人心,這社會就是很現實。有錢人人圍著你轉,沒錢人人躲著你走,靠誰都靠不住,
最可靠的還是強大的自己。那些不合群的人,早就悟懂了這個道理,所以從不勉強自己去合群。
圈子不同,不必強融。圈子雖小,乾淨就好。不要羡慕別人的圈子,那可能並不適合你。人生短暫,精力有限。
我們應該將所有精力傾注給所愛的人,對於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圈子,我們大可以選擇悄悄離開,守好自己的福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