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活一輩子,兩年學說話,一生學閉嘴;做人,謹言慎行,言多必失;很多時候是,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。
一句話別人可能懷恨在心,一場無法消除的誤會萌生,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觸發。
在生活中,一味地抱怨只會讓你生氣。如果你真的想讓自己的現狀一切順遂,最好停止抱怨,然後試著改變自己。
要知道,人生本是一段未知的旅程,沒有人能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麼。如果我們不幸陷入困境,
我們決不能讓我們的心,長期沉浸在抱怨的污水之中,因為抱怨是世界上最沒有價值的語言,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,
只會讓人更生氣。
很多時候,一個人並不是被巨大的困難打敗的,只是在困難面前,從不想翻過去,只是一直停留在那裡不停地抱怨,
為什麼會在路途中遇到這樣的困難?
聰明人不會只停留在原地抱怨哀歎,而是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。因為他們知道抱怨會讓他們越來越不開心,
越來越煩惱。
讀張明正的《趨勢》一書時,有一句話讓人記憶深刻: 「開口抱怨,不如閉嘴做事」。這句話沒有華麗的修辭,
只是一個普通父親對兒子的訓導,但正是這句簡單的話,造就了一個成功的商人,這個人就是張明正。
張明正出身貧寒,讀書時的成績也不盡如人意,還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。高中畢業之後,
張明正連一所普通大學都沒考上。 拿到高考成績之後,平時就愛抱怨的他開始變本加厲,埋怨家庭條件差、
父母沒能為他創造良好學習環境,但從來沒有看到過自己的缺點。
由於父親確實不具備為孩子創造良好物質條件的能力,所以當張明正抱怨時,
父親總是耐心地教導張明正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,而不是像他一樣碌碌無為。
但這一次,父親面對張明正的抱怨很生氣: 「張明正,我人生的失敗是我的無能!你的失敗,應該你自己負責!
你與其這樣無休止的抱怨,不如閉嘴做事!」
一向溫厚的父親,憤怒的爆發了。但這一次的爆發,把張明正震驚了,也震醒了。從此,張明正不再抱怨,
又經過一年的苦讀,終於順利考入臺灣輔仁大學應用數學系。
從此,張明正再也不抱怨自己出身貧寒、世道不公。而是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,
以「開口抱怨,不如閉口做事」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人生。正因為如此, 張明正意識到自己生來貧寒,輸在了起跑線上,
要改變結局的唯一辦法就是咬緊牙關,在人生的軌道上奮力奔跑,而不是抱怨起跑太遲。
在大學裡,張明正不斷充實自己,畢業之後,他創辦了自己的公司。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,
把「開口抱怨,不如閉嘴做事」作為公司的文化理念,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之下,公司發展逐漸壯大了起來。就這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