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男女情感之中,發生感情是容易的,但想要彼此的感情能夠長存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
身邊很多朋友在結婚多年之後,幾乎都會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:
明明兩個人之間沒有發生什麼大問題,但卻沒有剛開始的時候那麼親密了。
雖然信任對方不會因此而做出背叛感情的事情來,但這樣不鹹不淡的感情生活,也確實無法讓人感受到激情和親密起來。
其實,愛情就像是一方農田,只有細心耕耘,耐心澆灌,精心打理,我們才能從中收穫豐富的果蔬。
而在感情中,想要維繫「親密感」,就要彼此之間能夠保有身體的觸碰,以及靈魂上的共鳴。身體與靈魂的交流,
是感情中必不可少的。
身體的觸碰能夠讓情緒升溫
在愛情和麵包這個選項上,現代很多的年輕人都會自然而然的選擇麵包而拋棄愛情。在這個物質至上的社會中,
情緒的溝通和交流變得勢利了很多。
然而,作為一個人,我們都無可避免的需要與人之間進行肉體上的觸碰,這是我們最原始的來自肌膚上的渴求。
當你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,就會自然而然的想要與其發生更加親密的接觸,而大腦也會隨著而產生令人愉悅的多巴胺。
而多巴胺,也是維持感情熱烈的一種神秘的化學物質。
因此,喜歡一個人就總是想要粘著對方,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。
牽手時候的那一種怦然心動;擁抱時的那一種溫暖安逸。
是極具安全感和舒適感的心理需求。
只要你喜歡一個人,就不會不自覺的想要與之親近,而這也是感情升溫的一種表現。
如果你發現哪天自己對一個人失去了身體接觸的欲望,甚至產生了厭惡的心理。那麼,你一定是不再喜歡這個人了。
而在[夫·妻·生·活]中,經常性的身體接觸,能夠滿足到我們心理上的依賴感和安慰感。
出門在外的時候,可以多牽著手一起走;
晚上在客廳看電視,彼此依靠在一起;
心血來潮的時候,也能夠朝對方伸手擁抱;
肢體之間的熱烈感觸,會讓彼此之間的感情也會變得更加的親密無間。
靈魂上的共鳴能讓人有認同感、歸屬感
其實,兩個人之所以能夠長久地在一起,依靠各種各樣的外在條件是完全不夠的。 真正能夠幸福到老的人,
必然也是靈魂上有足夠默契的人。
我的爺爺奶奶那會結婚盛行的就是父母們的包辦婚姻,只要門當戶對,兩者又看得順眼,就可以結婚。
那時他們的婚姻並沒有太多的「戀愛自由」的概念,只不過是一場年齡上的任務,以及彼此之間搭夥過日子。
如今年紀大了,雖然感情還在,但卻難以正常溝通,老來性格越發童稚,經常是動不動就吵架,他人勸阻也無用。